头痛的中医诊断与治疗策略

2025-05-10评论:(0)健康知识大全

头痛中医诊断

1. 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2. 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颠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为突然发作,或缓慢起病,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

3. 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多有饮食、劳倦、病后体虚等病史。

中医治疗

(一)治疗原则

1. 分经论治头痛

太阳经头痛病位在表,多伴随发热、恶寒等表证,治以解表散寒、舒经止痛;阳明经头痛可由太阳经邪气入里化热或邪气直中阳明而发,多伴随高热,临证中以实证居多,治以清透热邪、通络止痛;少阳经头痛病位在半表半里,外感、内伤均可发病,多伴随口苦、往来寒热等症状,治以和解少阳、缓急止痛;厥阴经头痛病位在里,以寒证居多,多伴随畏寒肢冷、下痢等症,治以温中补虚、散寒止痛;少阴经头痛以寒证为主,治以散寒降逆、和络止痛;太阴经头痛多从脾论治,治疗当以健脾祛湿、温中止痛为法。

张仲景的六经理论为药物归经的形成以及在临床实践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张元素最早提出“引经报使”理论,朱丹溪则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六经头痛的引经药。目前较为常用的引经药有:羌活、蔓荆子、川芎治疗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知母治疗阳明经头痛;柴胡、黄芩、川芎治疗少阳经头痛;吴茱萸、藁本治疗厥阴经头痛;细辛治疗少阴经头痛;苍术治疗太阴经头痛。

2. 从外感内伤论治头痛

“风邪为百病之长”,外感头痛中凡寒、湿、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邪而致病,《临证指南医案》云:“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曰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故治疗外感头痛以祛风通络止痛为要,兼以散寒、利湿、滋阴、清热等法。张子和认为邪气是头痛的致病因素,“伤寒、温疫、时气、冒风、中暑,俱四时不正之气也,人若初感之,皆头痛”,治疗上强调攻邪为要,擅长“汗、吐、下三法,先论攻其邪”。

内伤头痛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产生气滞、瘀血、痰浊等各种病理产物,上蒙清窍,发为头痛,分虚实两大类,但临证中以实证居多。李东垣在《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主张以补益脾胃、升举阳气为大法,选用补中益气汤,并在此方基础上加减药物。如《脾胃论》云:“头痛,加蔓荆子二分或三分。如痛甚者,加川芎二分。如顶痛脑痛,加藁本三分或五分。如苦痛者,加细辛二分,华阴者。诸头痛者,并用此四味足矣。”朱丹溪认为“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故治疗头痛多用滋阴降火、理气化痰之药。

3. 从风火论治头痛

(1)常用方药

徐老认为,头痛属实证者居多,临证自拟“镇痛汤”加减,治疗风火上扰、肝阳上亢型头痛,具体组方如下:石决明、炒蒺藜、龙胆草、炒栀子、菊花、薄荷、当归、川芎、防风、细辛、白芷、炙甘草。

方中石决明、炒蒺藜共为君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疏风、泄热止痛之效,临床疗效显著。

(2)药物分析

石决明:味咸,性寒,归肝经。质重以平肝阳,咸寒以清肝热,《本草求原》中记载石决明具有“滋肾”的作用,用于肾阴素亏、水不涵木所致的肝阳亢盛,较其他平肝药治疗风阳上扰、头痛眩晕效果更佳。盛英坤等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石决明可以调节大鼠血浆中与降压相关的物质水平,舒张血管,平肝潜阳作用显著。

炒蒺藜:味辛、苦,性温。苦能泻火,辛味发散。主要用于头胸胀痛、眩晕、目赤、翳障风疹等。其主要成分是皂苷类,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蒺藜具有保护心肌、抗凝抗血栓、抗动脉硬化、调节血脂、降低血压血糖和脑保护等药理作用。

龙胆:味苦,性寒,归肝、胆经。擅长清肝胆湿热、泻肝胆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胆具有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

栀子:味苦,性寒,可泻火清热除烦,凉血解毒。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血管新生和抗氧化的现代药理作用。其中栀子苷能够抑制细胞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因子释放。

川芎:味辛可行气活血,性温可祛风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生物碱类、内酯类等,主要药理作用包括镇痛、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细胞保护、抗凝血等。川芎乙酸乙酯是抗偏头痛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川芎素可调节γ-氨基丁酸(GABA)通路蛋白表达,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细辛:辛可解表,温而散寒,祛风止痛,用于治疗风寒风湿等多种痹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细辛总提物包括华细辛甲醇提取物、北细辛挥发油,其可以部分阻止缓激肽和组胺受体,起到镇痛消炎作用。

当归:味甘,可温补,补血养血,辛能发散,活血止痛,性温。当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苯酞类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藁本内酯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抑制血管生成、消炎解痛等多种药理作用。

白芷:味辛,性温。《本草纲目》记载本药是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的要药。其主要成分白芷总香豆素和挥发油组合物可以降低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氧化氮等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减轻神经源性炎症,从而降低血管和神经的损伤,改善功能,对治疗偏头痛有一定效果。

相关推荐:
标签: 头痛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