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中舌脉腹象的取象及相关脉象阐释

2025-05-10评论:(0)健康知识大全

中医学中的舌脉取象

中医学的历代文献中,象思维始终贯穿始终,从《内经》到各家学说,无不以取象作为基本方法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及防病保健等各方面的问题。

比如说我们常观察的舌相,古医籍中有丰富的记载,如《温热经纬》云:“舌本通心脾之气血,心主营,营热,故舌绛也。脾胃为中土,邪入胃则生苔,如地上生草也。然无病之人,常有微薄苔,如草根者,即胃中之生气也。若光滑如镜,则胃无生发之气,如不毛之地,其土枯矣。胃有生气,而邪入之,其苔即长厚,如草根之得秽浊而长发也,故可以验病之虚实寒热,邪之浅深轻重也。”李时珍云:“舌下有四窍,两窍通心气,两窍通肾液。心气流入舌下为神水,肾液流入舌下为灵液。道家谓之金浆玉醴。溢为醴泉,聚为华池,散为津液,降为甘露,所以灌溉脏腑,润泽肢体。”故舌之润燥可以判断津液的亏损和邪热的轻重。

舌诊的取象性很强,将舌苔的出现类比之地上草的发生,确是理明而意显,并富有形象性。在舌诊上,舌形、舌质、舌色、舌苔等本来就是易于取象而难以计量的。

相对于舌象,脉象更能突出中医象思维的特点,脉诊技巧的高低取决于取象能力的高低,对脉象把握得越是细微,就越能对人体窥视得清楚。我们先看看浮脉的象,《濒湖脉学》云其“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浮脉的象如循榆荚似毛轻,充分体现了浮脉的特性。

再如沉脉的“如绵裹砂”。还有以下诸脉脉象:滑脉“往来前却,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脉经》)”。涩脉,“如轻刀刮竹(《脉诀》),如雨沾沙”。虚脉,“隐指豁豁然空(《脉经》)”,杨仁斋言:“状似柳絮,散漫而迟。”实脉,《脉诀》言:“如绳应指来,乃紧脉,非实脉也。”长脉,“不小不大,迢迢自若(朱氏)。如循长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素问》)”。短脉,“不及本位(《脉诀》),应指而回,不能满部(《脉经》)”。洪脉,“指下极大(《脉经》),来盛去衰(《素问》)”。微脉,“极细而软,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脉经》),细而稍长(戴氏),《素问》谓之小,又曰:气血微则脉微”。紧脉,“举如转索切如绳,脉象因之得紧名”。缓脉,“去来小快于迟(《脉经》),一息四至(戴氏),如丝在经,不卷其轴,应指和缓,往来甚匀(张太素),如初春杨柳舞风之象(杨玄操),如微风轻飐柳梢”。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脉经》),中空外实,状如慈葱”。弦脉,“端直以长(《素问》),如张弓弦(《脉经》),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巢氏),状若筝弦(《脉诀》),从中直过,挺然指下(《刊误》)”。革脉,“弦而芤(仲景),如按鼓皮(丹溪)”。牢脉,“似沉似伏,实大而长,微弦(《脉经》)”。濡脉,“极软而浮细,如帛在水中,轻手相得,按之无有(《脉经》),如水上浮沤。帛浮水中,重手按之,随手而没之象”。弱脉,“极软而沉细,按之乃得,举手无有(《脉经》)”。散脉,“大而散。有表无里(《脉经》),涣漫不收(崔氏),无统纪,无拘束,至数不齐,或来多去少,或去多来少,涣散不收,如杨花散漫之象(柳氏)”。细脉,“小于微而常有,细直而软,若丝线之应指(《脉经》)。《素问》谓之小。王启玄言如莠蓬,状其柔细也”。伏脉,“重按著骨,指下裁动(《脉经》),脉行筋下(《刊误》)”。动脉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如豆大,厥厥动摇”。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脉经》)。如蹶之趣,徐疾不常(黎氏)……数止为促,缓止为结”。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经》)。《脉诀》言:或来或去,聚而却还”。代脉,“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仲景)。脉至还入尺,良久方来(吴氏)”。除去迟脉(一息三至)、数脉(一息六至)、疾脉(一息八至左右)三种脉象是属于以计量为准之外,其余25种脉象皆是以象来释义。从脉象不难看出,与西医学诊断中的化验指标不同,中医对于各种脉的描述并非靠具体的数据或计量单位来呈现的,而是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

三、何为腹象

腹象,顾名思义,即腹部所呈现出来的象。“腹象”一词首见于《诊病奇侅》,其云:“欲工其术者,可致思诊腹矣。知人之死生,病之轻重,莫切于诊腹,欲详其法,先须知平人之腹象,从而推考之,朝夕用工揣摩,则必得其精微,不可忽略也。”可见诊腹象对于医者的重要性,而取象之功夫亦需朝夕用功揣摩,方能悟到其中的精妙。

腹象主要是通过医者用心诊察所获得的,我们把人体在自然环境下,腹部所呈现出来的反映疾病性质及人体健康状况的各种征象叫作腹象。人体的健康腹象可以表现为全腹整体感觉不寒不热,温度适中,干湿适宜,弹性好,软硬适度,层次分明,整体上无增厚、条索、粘连、水肿、气肿、硬结等异常组织感觉,医者行推拿手法时通畅柔和,无寒、热、痒等异常感觉,患者无疼痛及不适感。

相关推荐:
标签: 养生中医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